[image]Loading

undefined undefined Kido Ito

[image]scroll

在日本和中国,墨与笔、纸、砚并称“文房四宝”,作为记录文字的工具而受到珍视。因为是固体墨块,需在砚台之中加入水后研磨使用。人们曾在古代中国的遗迹中发现用水墨书写的木简,而在日本,据说三重县出土的公元2世纪末的粗陶器上所记载的文字是日本最古老的墨迹。
墨的历史如此悠久,如今却成为了极为稀少的存在。不要说用墨水写字,甚至连亲手提笔写字的机会也在不断减少。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环,学校里虽然开设了书法课程,但大多使用的是墨水的替代品——化学物质制成的墨汁。
日本的水墨产地,有奈良县奈良市和三重县铃鹿市两处。然而,作为产地之一的铃鹿市如今仅剩下了一间制墨作坊。这间作坊叫做进诚堂,其第3代传人,水墨匠人伊藤龟堂先生仍在坚持使用古法制作铃鹿墨。
“据说铃鹿制墨的历史可追溯至大约1200年前。随着书写方式进化得越发便利,用墨的人在不断减少,水墨匠人也所剩无几。对我个人来说,哪怕只要是还有一个人在用水墨,我就会坚持做下去。”
制墨的材料,包括松木或植物油的煤、明胶、以及产生水墨独特香气的天然香料。将这3种材料混合成形后,需干燥数月乃至数年。制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冬天,尤其是气温较低的早晨。夏季是不作业的。因为材料中的明胶是动物性蛋白质,气温较高时容易腐坏。此外,在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中,能够让墨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干燥。
“通过肌肤去感受室外的空气,由此调整水、明胶的含量。在朝露凝结、气温降到0度以下的极寒时节,能够制造出大量的优质墨。制墨主要取决于气候,因此在寒冷时节往往可以制作大尺寸的高级墨。”

要说伊藤辞掉公司职员工作、开始在父亲身边修行,是在20岁的时候。当时在铃鹿市内制墨的匠人尚有好几十位,他的祖父和父亲也在其中。当他开始给父亲打下手时,才发现有的客户只买“特定匠人制作的墨”。于是对父亲的制墨工作产生了兴趣。
“父亲去世后,曾说过只肯用父亲制的墨的顾客也鼓励我,说‘从今往后,我就用你的墨啦,别慌’。”
从那之后,他就开始一个人制墨。直到某一天,报纸上出了篇报道,写着铃鹿只剩最后这么一位水墨匠人了。他的儿子看了报纸,想要继承祖业,选择回到家乡。
“因为这是一件苦差事,前景也不乐观,我也劝过他放弃。但是每天早上3点左右去作坊时,发现他已经等在那了。他真的非常刻苦。那就一起干吧!一转眼已经过去8年了。我父亲擅长制作充满光泽的漆黑的墨。相对而言,我在书写时能够展现立体感的淡墨方面更下功夫。虽然都是黑色,但是水墨能够呈现出的黑色各不相同。我想犬子今后也会制出自己独特的黑墨。但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,需要脚踏实地地付出才能实现,而这份努力也能传达给使用者。”
就这样,作为匠人的伊藤在探索自己独有的黑墨的同时,也尝试着拓展水墨的可能性。那就是彩色墨的开发,以及作为建筑涂料的墨的研发。
“如何在使用传统制法和材料的同时,制出让人惊讶、使用体验超群的水墨,孜孜不倦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才是最快乐的。听起来这是件苦差事,但是一旦开始,就停不下来了。”

[photo]Kido Ito

Kido Ito

1964年出生于三重县铃鹿市。20岁时,师从父亲龟吉。与分工制墨法不同,他掌握了从始至终只由一个匠人独自完成的制墨工艺。1998年成为进诚堂水墨总店代表人。2000年完成行业首创的8色墨“雪月风花”。同年,被认证为日本通商产业大臣指定传统工艺士。现在,与第4代传人,其子伊藤晴信一同,继续着铃鹿墨的制作。

PAGE TOP